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爱我昆都仑

爱我昆都仑

云上昆都仑

云上昆都仑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
昆都仑区概况
时间:2023-05-05 15:25  来源:昆区政府网   点击量:38,733   [字体: ]   打印

昆都仑区(简称昆区)位于呼包银榆经济区和呼包鄂金三角腹地,包头市区西部,土默川和河套平原之间,北依阴山,南临黄河,因地处昆都仑河两岸而得名,于1956年建区,是沿黄沿线核心区、包头市的中心城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企业--包钢(集团)公司所在地,是包头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域总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79.86万,辖15个街镇(13个街道、2个镇)。作为自治区沿黄沿线核心区、包头市的主城区和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包钢(集团)公司所在地昆区是包头市的中心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密集,区位优势明显,荣获中国商业地产最具投资潜力城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核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工业百强区”、国家黑色金属材料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荣誉称号。

工业基础雄厚

包钢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作为包钢所在区,昆区具有明显的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多重优势。工业方面已初步形成钢铁、冶金、稀土、硅基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循环经济、现代物流等多元产业构架。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向好。金属深加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推进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具备了承接钢铁深加工产业、冶金产业、新型功能材料、多晶硅上下游等产业链发展的能力,园区被认定为“国家钢铁及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服务业发展条件良好

新型商贸业态逐步优化,生态式商业综合体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包百—王府井”商圈、“阿尔丁商圈”扩容提质,沿钢铁大街中央商务区已渐成规模,集聚辐射效应不断增强,三次产业构成中服务业占比达到60.9%,荣获“中国商业地产最具投资潜力城区”称号。新型服务业态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快速成长,“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功获批,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建设,驻区金融机构及网点达到173个,非银行金融机构达到47个。

科教资源丰富

昆区是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自治区科技进步示范区”,拥有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3个,占全市80%,院士专家工作站9家,占全市50%,浙大包头工研院、中冶东方、包钢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4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3家,专利示范企业4家,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全市1/3。教育基础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办学水平位居包头市乃至自治区前列。全区中小学校共有61所。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县)、“自治区教育工作示范区”等称号。

交通通讯便捷

昆区北接固阳县,东临青山区、高新区,西南与九原区为邻,民航、铁路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通讯十分便捷,是连接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

社会事业发达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强,金融网点遍布,公共服务功能完备,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文旅产业加快发展,荣获“中国工业旅游产业联合体创新成果奖”。

经济态势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6亿元、增长3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854元、增长6.3%,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包头市首位、自治区前列,成功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国家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今年以来,昆区坚持把“六稳”“六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预计GDP、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66亿元、下降19.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整体态势平稳,符合预期。

    

金属深加工园区

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是国家级钢铁及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信部规[2013]23>,是国家级钢铁和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科发高[2013]582>,是国家商务部命名的第二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是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内政字[2012]337>,是连续多年自治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优秀重点工业园区。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37平方公里在2011810日得到自治区政府<内政字[2011]211>文件批复。园区已批准四至范围为:东起昆都仑河,西到包头南绕城公路,南至包兰铁路,北到京藏高速公路。

目前,园区已经形成钢铁、稀土、物流三大优势产业集群,依托三大优势产业,金属深加工园区规划建设三大基地,共有企业213户,其中工业企业162户,其中以包钢为龙头,集聚大安钢铁、吉宇钢联2家百万吨以上钢铁企业和40余家钢铁深加工企业,建设新型冶金产业基地;以通威集团5万吨多晶硅项目、磐迅科技5万吨聚苯硫醚、包钢稀土高科冶炼厂、华美稀土公司为龙头建设稀土及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以包钢尾矿坝的开发及园区内包钢、一电厂、大安、吉宇等重点冶金行业的钢渣及粉煤灰废料进行再利用,聚集包钢冶金渣公司、哥伦比亚大学包瀜新型环保材料、北京诺葳、包头昱立通等公司发展钢渣粉煤灰制砖、钢渣制纤维网、微粉水泥、高纯碳酸钙、水玻璃、新型岩棉等产业,确保园区固废排放新增为零、存量递减,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此外,以鑫港源顺物流、华蒙钢铁物流、新蒙物流、新奥蒙华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兴建我国西部钢铁化工物流集散地。

2019年园区工业销售收入609.6亿元,税金15.3亿元,利润16.2亿元,就业人数40383人。

今后,园区将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与包钢的深度融合,共同建设企地融合示范区,打造千亿现代化工业园区。

■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

以通威5万吨多晶硅、2000MW高效硅片、磐迅科技5万吨聚苯硫醚、中基华材60万吨彩色不锈钢和昱力通10万吨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工业废渣提炼项目为龙头建设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以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光热、光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生产及化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位于园区西南侧,地面积约7.84平方公里。

■钢铁物流功能区

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对外交通系统发达,公路有北侧的110国道和G6高速、西侧的南绕城公路、南侧的包兰铁路四条主要对外交通道路,可满足发展商贸流通的交通要求。以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的大规模需求为支撑,重点发展搬运、运输、包装、储存保管、配送、流通加工等细分业务,成为面向包头及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物流园区。以鑫港源顺物流、华蒙钢铁物流、新奥蒙华物流三家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兴建钢铁物流功能区,位于园区东北侧,地面积约7.46平方公里。

■金属深加工功能区

以包钢为龙头,集聚大安钢铁、吉宇钢联2家百万吨以上钢铁企业和40余家钢铁深加工企业,建设金属深加工功能区,已具备年产生铁200万吨、钢160万吨、不锈钢40万吨、不锈钢钢坯35万吨、不锈钢热轧钢带30万吨、不锈钢装饰管12万吨、年钢材吞吐200万吨。金属深加工功能区位于园区中部地块北侧与南侧,用地面积约16.10平方公里。

■稀土功能区

以包钢稀土高科冶炼厂、华美稀土公司为龙头,整合下游12家稀土企业,建成稀土及深加工功能区,已具备年产碳酸稀土8万吨、稀土氧化物2万吨。已发展成为世界级稀土原材料基地。稀土功能区位于园区中部,用地面积约2.52平方公里。

■循环经济功能区

通过高效管理和生产技术替代低效管理和生产技术、高质能源替代低质能源、高性能设备替代低性能设备、高功能材料替代低功能材料等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围绕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些生产环节用余热利用、中水回用,零部件和设备修理和再制造,以及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废橡胶等可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再生材料替代原生材料等资源化利用等以“低”替“高”、“旧”代“新”的合理替代,实现资源的高效率使用。 位于园区东南侧,用地面积约用地面积约4.69平方公里。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