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昆区教育局在钢铁大街第三小学、昆区五中举行昆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示范研讨,率先在全自治区开启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常态化教学。
为确保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顺利开展,按照《昆都仑区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实施方案》要求,昆区教育局于9月24日召开专项启动会,统筹推进后续工作。通过“研讨凝聚共识—集中学习提升—假期深化加工”三阶段行动,统一教师教学理念、强化专业能力、完善课程资源,为后续课程全面推行奠定坚实基础。
示范研讨课上,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张偲宇老师执教四年级课程《人类智能与大脑的探秘》,通过“智能挑战游戏”开启趣味十足的“大脑探秘之旅”。学生们通过小组研讨、制作模型、绘制大脑图形、情境演出等方式,完成“智能特工”前置任务(涵盖义卖策划、家庭出游、图书角整理),感受人工智能正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NEXT
昆区五中的李佳兴老师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核心,采用双师课堂模式,执教八年级课程《自然智能的多元解读》。课程伊始,教师通过12道选择、判断题精准完成诊断性评价,摸清学生认知基础;课堂中,教师通过视频讲解、小组讨论双管齐下,引导学生从感知、推理、认知维度吃透自然智能的定义、特点与应用;全程贯穿的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三类评价,精准适配初中生认知规律,助力学生轻松掌握人工智能初级理论。
课后,全区信息技术教师围绕“如何打造适配本校学生的优质智能通识课”展开热烈研讨,达成“既要充分依托昆区智慧教育中心的优质资源,更要结合校情创新突破,打造特色课程品牌”的共识。
此次昆区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示范研讨,不仅让前沿技术教育扎根校园,更通过教师们的实践探索与深度交流,为课程持续优化筑牢根基。未来,随着各校在统一资源框架下深耕特色教学,昆区必将构建起更贴合学生成长需求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昆区经验”。 相关链接 2024年11月18日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32号),提出在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2025年4月11日 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教办〔2025〕3号),提出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2025年8月21日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号),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