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昆都仑区公安分局注重创新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挖掘红色资源,“线上线下”齐发力,“集中自学”全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参观红色基地
集体学习
拓宽教育路径,
丰富内容“提质效”。
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按照一人一册一本的标准,为全体民警辅警统一定制政治理论学习资料册和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本,举行党史学习教育赠书仪式。严格落实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晨训晚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制度、并开展党史知识快问快答、党史知识测试。设置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传展板,在分局网页开设网页专栏,创新设立党建融屏、党建云屏,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依托“学习强国”、“昆都仑区公安在线”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每日更新推送“党史上的今天”内容,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拓宽学习空间和渠道,掀起“云”端学习热潮。
理论课堂和红色教育相结合。在理论课堂中,通过领导领学、专题党课、专题研讨、专题培训,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红色故事转化为教材。截至目前,班子成员、各部门一把手均为所在党支部进行了1次专题党课授课,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6次,研讨7次,举办专题读书班2次。在红色教育中,组织学习邵宇、赵秀先进事迹,观看宝音德力格尔先进事迹宣传片,参加市局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观看《光荣的时刻》,参观党建展示馆、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瞻仰烈士纪念碑和广泛深入学习公安英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全局民警辅警强化使命担当、忠诚履职尽责。发布党史学习教育视频作品98部,队伍宣传视频22部,在学习强国、法制日报、中国警察网等国家级媒体上稿23篇,自治区级媒体上稿37篇,市级媒体上稿48篇。其中短剧《无悔青春》在国家、自治区、市级共18个媒体刊播,全方位展示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队伍形象。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聘请34名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师深入分局基层各党支部担任政治辅导员,共计授课30次,实现分局各党支部政治理论水平新提升。分批次、分阶段选派百名业务骨干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展培训,与校方协商“量身定制”培训课程,提高教育培训专业化水平,通过“走出去”实现业务骨干思想境界新飞跃。
赠书仪式
聚焦落地落实,
学史力行“践担当”。
听民意纾民困。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线下通过领导包联走访企业、召开“警民恳谈会”等方式,深入基层了解实情61次,为群众办实事34件,推出便民举措26项,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65场,参加人数327人,梳理问题意见66条。依托包头24小时警局平台及“昆都仑区公安在线”微信订阅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三大新媒体矩阵回复群众求助类问题1700余条。
抓便民促成效。在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双三十条”和18项便民惠企新举措基础上,推出分局优化营商环境便民惠企25项工作措施,推动更多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实现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包百大楼步行街正式开通24小时无人警局,推动了公安政务服务模式由“窗口坐堂”单一化向“集约服务、自助服务、网上服务”多元化转型升级,全面构建起多种服务模式互为补充叠加的立体式便民服务新格局。与内蒙古包钢医院签订《醉酒人员救治看护合同》,打造自治区首家“警医联动醒酒处置室”。在蒙速办APP开办“我要开旅馆、我要开民宿、我要开足浴洗浴”业务,做实一端受理一次办结。市民大厅和前进道派出所引入“全警通”综合警务自助服务系统,户籍业务及出入境业务实现自助办理。
办实事解难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政法工作的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禁毒教育、敬老助残等活动的同时,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密切关注、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等问题。组建反诈宣传联盟,源头压降电信网络诈骗发案量;开展“守护”、“扫楼”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扫除治安风险隐患。截至目前,辖区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86.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4.6%,电信网络诈骗类警情环比下降16.36%,同比下降6.15%。鞍山道派出所推出“阿SIR迎宝”专项活动,在辖区包钢三医院设置新生儿便民服务点,就新生儿落户问题给予一对一指导。团结大街派出所积极主动作为,现场为米兰春天小区群众办理落户手续。前进道派出所推出“冲刺中、高考保驾护航进校园窗口服务”活动,走进校园为学生们集中办理居民身份证。乌兰道派出所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前往医院为在包务工卧床不能自理人员办理居住证业务。截至目前,共办理居住证3700余个,办理身份证9500余个。此外,分局辖区25个“落户难”问题楼盘全部“清零”,共帮助648户、1698人办理户口本。(编辑:周如 杨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