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雪 图/闫亦培 张磊
岁去弦吐箭,一年已过半。转头回望,这是一张非同寻常、充满挑战的答卷。
今年以来,昆都仑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四基地三区”发展定位,主动担当作为、率先垂范,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狠抓落实、快抓落实,始终保持一往无前、一拼到底的奋进姿态,甩开实干的膀子,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落地见效。
千帆竞,满目新。这是一组振奋人心、提振信心的亮眼数据。
通过探索搭建消费场景、创新消费模式等“新花样”,全面激发消费活力。
上半年,昆都仑区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地区生产总值达592.4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1.4%,同比增长6.9%,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619元,同比增长4.0%,绝对量位居全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7.17亿元,同比增长8.7%。勇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先行者、示范区、驱动器,昆都仑区言信行果。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项目推进有力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昆都仑区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针对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结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布局光伏新能源、风电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建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通威、美科、协鑫、龙马等龙头企业,精耕细作绿色新能源产业,全力推动“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储能装备、充电桩(站)”全链条发展,在建设绿色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同比提高5.7%。
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便民利企优环境。
总投资45亿元的通威二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建及设备安装,正在开展设备调试和投产前准备工作,即将竣工投产。“我们不停工,区里的相关部门也没有休息。区委多次组织专题会、推进会,帮助我们在市级主管部门、自治区有关厅局协调解决审批手续等关键性问题。”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公司副总经理游书华说。“有了坚强的保障,项目建设分秒必争,可以说是一天一变样,这是‘通威速度’,更是‘包头速度’!”
抓好大项目,笃行实干是不二法门。广大党员干部在狠抓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锤炼作风、解放思想、提升能力,全面压实“五个一”县级包联责任,“统分结合、六个专班推进、七项制度保障”,严格落实稳住经济大盘和纾困解难各项措施,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130余项问题。
总投资45亿元的通威二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即将竣工投产
强大的工业,既是城市的底气,也是发展的依托。上半年,昆都仑区117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开复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145.3亿元,完成当年计划投资的5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7.98亿元,同比增长14.8%,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5.7%,始终是昆都仑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
凝心聚力蓄势赋能 招商引资进展良好
今天的项目决定明天的产业,抓今天的项目就是抓明天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靠项目、突破在招商。
昆都仑区始终坚持顶格推进,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瞄准方向,全力推进“一业一策”三年行动,围绕重点发展产业,采取线下主动走访和线上网络对接等方式,重点对接500强和各类头部招商目标企业,认真联系对接行业冠军和行业新锐企业,广泛联系对接各地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切实找准互利共赢的结合点和突破口。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如源头活水般注入昆都仑区这片热土。
“产业基础较好、投资环境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各项优惠政策也非常务实,市、区两级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更是深深感染了我。”谈及选择落户昆都仑区的原因,广东省韦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泉说,“从市、区两级领导第一次到深圳与我们对接,到最终签约落地,总共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效率,更是提振了我们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预计2023年3月份便可投产,产品将从昆都仑区走向全球市场。”
据悉,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佼佼者,广东省韦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智能制造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产业项目与昆都仑区签约,签约金额达15亿元。项目将建设年产1.6亿只集成电路系列芯片(微电子中央控制处理芯片)生产线,构建无尘智能化生产车间和测试车间、软件研发中心、产品工程部,生产国内技术领先的高端智能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系列产品。项目填补了包头市关键电子材料制造产业的空白,建成后将进一步推进昆都仑区硅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加快发展。
上半年,昆都仑区累计签约项目135个,签约金额1538.2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4%、170.9%。落地项目113个,已开工71个。其中,总投资160亿元的龙马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的赛纳威房车智能制造级西北运行中心项目等百亿级项目7个;总投资40亿元的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20GW单晶拉棒及10GW切片等十亿级项目7个。“北方启川”科创园、赛创未来科创中心、包头数字经济研究院、广东韦尔半导体芯片等项目落地实施。
鼎新革故提升服务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在昆都仑区市民大厅内,市民刘女士按照需求,来到自助取号机前,取号办理相应事项。“真没有想到,原来需要半个月才能办完的事儿,现在只用跑一次,分分钟就办完了。”办理完业务,刘女士不禁感叹。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敢于投资的动力,是培育优秀企业的摇篮。青岛链湾研究院理事长、点亮资本创始合伙人、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峰说:“我们企业在对接落户的过程中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减少了企业注册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这也坚定了我们投资的信心与决心。”
群众和企业认可的背后,是昆都仑区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营商环境。昆都仑区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持续擦亮“包你满意·昆都仑区让办事更简单”营商环境品牌。
今年上半年,昆都仑区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66条》等系列文件,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第二批事项划转,274件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式”综合受理。加快基层审批执法力量便民化改革,99项行政权力向基层大厅下沉。全面推行“一网办”“一次办”“掌上办”“帮您办”,7项区本级自建程序接入“蒙速办”APP,累计上线政务服务事项4819项。梳理“帮您办”99条服务事项,实现帮办代办“一企一档”管理。设立“跨省通办”窗口,梳理64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52项呼包鄂乌四地“跨市互办”事项。
鲜活的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上半年,昆都仑区新增市场主体4920户,同比增长6%。作为自治区“蒙速办·掌上办”试点旗县区,昆都仑区“蒙速办”APP累计访问人数为683.9万人,注册人数为22.3万人,访问量、注册量居全市第一;全区共归集电子证照41类,全部证照汇聚总数为25万件,签章总数为24.5万件,电子证照汇聚签章数量居全市第一;累计“好差评”次数为9.2万余次,评价量居全市第一,满意率100%。
多措并举提振信心 消费活力持续激发
夜幕降临,华灯绽放,位于昆都仑区钢铁大街上的“潮盒街区”已经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1万平方米的区域,75个集装箱和60个摊位,错落有致地排列成两层,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变成了餐厅、酒吧、小吃店。这个5月份开始打造的“潮盒街区”,现在,商户入驻率已达90%。裸眼3D、屋顶露营、现场演艺、酒吧咖啡,都成为吸引人气的“夜地标”。
潮盒特色商业街区成为昆都仑区的新地标
“夜经济”展现活力,昆都仑区在发掘经济潜力上“动足脑筋”,通过探索搭建消费场景、创新消费模式等“新花样”,全面激发消费活力。其中,集中推动实体企业通过线上渠道推广本土优质品牌,累计带动交易额实现3亿元。围绕百货、超市、餐饮、家电、加油站五大板块持续开展“约惠鹿城,礼享够购”消费券发放活动,推出购车千元大额补贴政策,组织开展2场汽车促销活动,累计带动消费1322万元,中国二冶酷车星城汽车交易市场正式落地运营。组织开展“燕京雪鹿啤酒节”“6·18电商节”电商进农村等系列促销活动,带动交易额实现1006万元。加快推动包百步行街等传统商业街区改造提升,集中打造昆都仑区吾悦广场、俄罗斯风情街等夜间集聚区。加快补齐乡村消费短板,自主开发“惠农集采”小程序,搭建全国首个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加快打造“包你满意”线上兴村电子商务品牌。
消费稳则市场稳,市场稳则经济稳。昆都仑区聚焦区域性消费中心区建设目标,瞄准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全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品质化升级,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昆都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3.86亿元,总量位居全市首位,占全市比重为33%。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昆都仑区上下以昂扬的姿态奋楫前行,为2022年“半年考”交上了高分答卷。下半程开启,昆都仑区广大党员干部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为书写昆都仑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努力奋斗。(编辑 赵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