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放的力度、创新管的方式、提高服的实效,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通过“电子保函+不见面开标大厅”模式,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转变政府监督方式,规范交易秩序,多措并举提高服务水平,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招投标活动中,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着缴纳保证金投入总量大、回收周期长、沉淀过多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发展。
“投标保证金最多时要交80万元,而收退保证金的手续烦琐,资金占用时间平均达37.5天。”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交易科科长闫勇介绍。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以往招标文件模板仅有现金一种缴纳方式的情况下增加电子保函形式,进一步简化了财务管理手续,鼓励更多的投标人参与投标竞争。
记者了解到,电子保函是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的金融征信系统,由银行、专业担保机构或保险公司应投标人的请求向招标人开立的一种电子担保凭证。投标企业全程线上操作,有效缓解了投标企业融资压力,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018年9月28日,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发包头市首单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2020年又拓展了电子保险保函和电子银行保函,先后引入7家各类金融、保险类服务机构,形成电子保函“1+3+N”的“包头模式”。
如今,参加包头市建设项目的投标企业,通过交易平台在线申请办理投标保函,只需先期进行2小时左右准入审核,就可以全天候在线自动开单,几分钟后平台自动归集企业信息,并实时传递到电子保函金融服务平台生成凭证,待投标企业缴纳保函金额的1%手续费后,即时生成电子保单保函,并推送至交易平台。投标企业称之为“企业芝麻信用变现”。
包头市市政公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标了一个排水管道项目,工程总造价9000多万元。通过办理电子保函,投标部门在线点击几下就完成了“在线递交投标文件”“在线缴纳投标保证金”,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投标全过程。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20年,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方筹资建设了“网上开标室”,变“面对面”成“线对线”,如同直播平台一样,彼此在线进行开标。
“现在,所有投标单位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登录包头市‘网上不见面’开标大厅,在线完成签到、投标文件解密、在线答疑、开标信息确认等环节,整个开标会全程可视、实时监督、全程可溯。从开始到结束用时不足15分钟,是以往的三分之一。”闫勇告诉记者,这样就减轻了外地投标企业人员鞍马劳顿的苦恼。
网上投标、网上递交电子保函、网上不见面开标评标,彻底改变了企业以往“项目经理全国飞,一半时间在路上”的现象,大大减轻了企业的投标负担。
“刚开始,我们还是觉得不见面不踏实,总要派人来实体大厅看看才放心。几次后发现,网上开标、唱标、签字完全在线完成,几分钟就搞定。之后大家都习惯开标开电脑看直播,来实体大厅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位投标企业人员说。
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赵德星看来,“不见面开标大厅”是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次创新。“导航式的网上开标流程为投标单位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同时系统提供在线互动交流功能。投标单位在开标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都可在系统中进行提问,招标人也可以在线答疑。电子化技术与传统招投标活动的完美结合使交易中心的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赵德星说。
记者了解到,“不见面开标大厅”的应用还使得投标单位之间互相串通投标的情况大大减少,避免了投标单位和评标专家在交易场地内可能的不正常接触,将人为干扰因素降到最低,促进了交易公平公正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