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包头市信息 > 详情 返回上页
项目建设新潮涌 夯基垒石筑高台 ——全市齐心协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发布日期:2021-08-16 10:31  发布单位:信息督查室  来源:包头日报   点击量:189   [字体: ]  打印保存 

       从春到夏,我市一大批重点项目密集开工。遍布各地的新建、续建项目拉开了多元产业发展的框架,为城市的明天积蓄着源源不断的内生力;

从市区到旗县,建设工地塔吊林立,建设者们豪情满怀,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正在拔节生长。

重点项目建设是撬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稳增长稳投资的强支撑。截至7月底,全市714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714个,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691.3亿元,完成投资率65.4%。四项手续齐备的项目有708个,占比99.2%。

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包头大地上,在“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的发展定位下,一幅有广度、有内涵、有动力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加快绘就。

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积动能

这种广度,源自全市上下坚定、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所做出的努力——

位于稀土高新区的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克服工程占地面积大,施工质量要求极高等实际困难,紧张高效施工中。作为金力永磁落户包头的拳头产业,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8000吨高端磁材的生产能力。

无锡上机数控子公司弘元新材三期10GW单晶项目A01号单晶炉不久前顺利实现点火,标志着10GW单晶硅棒项目成功投产,正式进入生产运营阶段。至此,弘元新材已累计投产三期项目,将具备年产30GW以上的单晶生产能力。

6月21日,正威(包头)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拉开了世界500强的正威国际集团与包头合作建设新材料产业园、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园、达茂旗跨境经济合作区“三个园区”,打造千亿销售额、千亿市值、千亿资产“三个千亿”的序幕。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市各行业都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奋勇前进。集碳功能材料制备、碳捕集、制氢为一体,年产6万件光伏热场用碳/碳复合材料制品生产线在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启动;利用高温电解铝液配料生产铝合金圆铸锭的东方希望固阳板块26万吨铝合金圆铸锭项目(一期)早已开工;东河区中氢能源铝合金新材料正在抓紧建设,投产后将为我国该领域提供行业标准;中储粮包头直属库和包头粮食加工贸易物流园项目,将助力我市打造辐射中西部、服务全国的农畜食品产业基地。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重点项目百分百开复工的强有力加持下,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7%,位列全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6%,位列全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位列全区第一。

营商环境——为大项目发展厚植沃土

这种内涵,源自全市上下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所做出的努力——

8月,我市组织市县两级政务大厅“一窗式”综合受理工作人员参加行政办事员国家技能水平考试。全市77名“一窗式”综合受理工作人员全部通过测试,取得初级工(五级)行政办事员的个人从业资质,政务服务更加专业化、职业化。

不久前,我市一电力项目投标在即,包头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接到两家外地企业想要隔空参与投标的咨询电话后,立即协助其在当天就完成了线上参与投标的相关事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

攻坚克难靠合力,实现突破靠聚力。为了打造全方位深层次的一流营商环境,各旗县区、各部门发扬首创精神,形成了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稀土高新区成立全市首家政务公开专区,实现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资源共享互通。

昆区成立了我市旗县区首家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正式进入“一枚公章管审批”的行政审批改革新阶段。

白云矿区推出一套工程联合验收流程,联合验收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比全国最先进地区的12个工作日,还缩短了7个工作日。

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在全市所有服务窗口全面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举措,坚决杜绝“不能办”、“不清楚”答复。

在此基础上,为推动各类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我市建立领导包联重大项目、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挂图作战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高歌猛进。

解决融资——为可持续发展插上翅膀

这种动力,源自全市上下为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融资难”所做出的努力——

为解决融资难这一“痛点”“难点”,我市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自治区预算内资金、引进民间投资,通过“多轮驱动”激活项目建设内生动力。

7月29日,中国银行稀土与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在稀土高新区金融广场揭牌成立。这是中国银行系统内首家稀土与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也是自治区首家融稀土金融、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特色支行。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副总经理董东东表示,该支行的成立,解决了原来只能通过物资抵押、财产抵押的难题,打通了稀土企业融资的最后一道关。

5月,我市2家企业获1.6亿元重点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相比传统的贷款方式,基金投资更加灵活,期限也更长,可以使企业从容地按照原定计划推进发展。其中,内蒙古新达能通有限公司获投6000万元,将主要用于购置后道加工所需的切割等设备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弥补我市后道加工的不足;包头金山磁材有限公司获投1亿元,将主要用于项目二期生产线建设、更新一期生产线部分设备及应用研发。

为有效缓减企业因缺乏抵(质)押物或抵(质)押物不足而无法融资的困境,今年4月,我市出台《包头市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管理办法(修订)》,进一步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简化了审批流程。目前,办理“助保贷”贷款金额最高1000万元,已累计为97户(次)中小企业实现贷款4.83亿元。

项目涌动、生机勃勃,折射出包头经济发展的“热度”,也折射出了发展的新成色。这样的“新”,体现在我市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也体现出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显效,激发出了市场主体的无限活力。

黄河之滨,百舸争流,活力绽放。一幅包头与全区、全国深度交融、开放共赢的生动图景已全面铺开,势如破竹。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