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发布 > 详情 返回上页
各大医院“硬核”措施扎牢“防控篱笆”
发布日期:2021-11-03 10:08  发布单位:信息督查室  来源:包头日报   点击量:241   [字体: ]  打印保存 

医疗机构一方面要承担普通患者就诊治疗任务,一方面又是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目前,医院就诊有哪些具体要求?防疫工作情况如何?10月27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医院,详细了解医疗机构如何扎牢“防控篱笆”,为患者夯实健康的“安全屏障”。

防控要求不断“加码”

27日上午,记者来到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看到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患者及陪同人员都能按照规定佩戴口罩。个别佩戴布口罩的中老年人,也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及时更换了一次性医用口罩。

门诊楼前,工作人员的引导声及扩音喇叭的循环提示音不绝于耳——请大家扫码、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大家遵循指示,沿着通道有序排队进入。

医院实行“双码”(健康码、行程码)核查,所有进入门诊楼人员先扫“行程码”,查看14天内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如无风险地区旅居史再出示“健康码”,绿码方可进入。对于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医院准备了人工通道,测量体温正常后,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流调和登记。

记者依规进入门诊大厅,看到挂号、取药、缴费等区域排队都不长,大部分市民自觉保持排队间距。医院走廊、预检分诊台、自助缴费机、各个窗口都配有消杀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的所有消杀用品都是通过国家药品采购网络平台统一购入。

排队等候的患者缪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在网上挂的号,提前20分钟来到医院。通过相关疫情防控检查后顺利就诊了。

对于医院的各项防疫措施,他表示支持,“我觉得加强疫情防控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体现出了政府快速反应能力,也是对我们患者的健康保护。”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从10月27日开始,各大医院均“加码”了疫情防控措施。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包头市眼科医院、内蒙古包钢医院、包头市第三医院、包头市妇幼保健所等多家医院官方平台陆续发出通告,要求“凡包头本市人员需要持72小时内有效核酸阴性证明、外地来(返)包人员需持48小时内有效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进入门诊区域就诊”,并明确了“医院全面实行网上预约挂号,取消除急诊、慢病门诊外一切方式的现场挂号。”按照要求,发热患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以及健康码异常人员均须到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反馈前必须留观,必要时进行血常规检测和CT检查,在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前患者不得离开医院。

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核酸检测是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精准防控的基础前提。在包医二附院核酸检测点,记者看到,关于核酸检测的各项信息被制成标志牌,张贴摆放在检测点路面、墙体等显著位置。

在包头本市人员核酸检测愿检尽检通道,群众已经排起长队。刚做完核酸检测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是10月17日从呼和浩特市返包,这两天看到新冠肺炎疫情新闻,虽然自己所到区域没有出现确诊病例,但还是来做核酸检测,“这样更放心”。

据了解,包医二附院核酸检测点分“外地来(返)包人员核酸检测通道”、“包头本市人员核酸检测愿检尽检通道”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核酸检测通道”,每个区域设置了多个核酸检测窗口。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个区域还用蛇形隔离带进行划分,并配置了3台自助打印核酸检测报告机。

在对医院进行走访时,记者还发现,有部分市民排队等候时,贸然摘下口罩,或将口罩拉下露出鼻子透气。有部分同行人员聚在一起聊天,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后,不断发出“规范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的提醒。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目前我市建立了覆盖所有区域的核酸检测筛查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每个网格内的管理人、采样点、采样人员、转运车辆、核酸检测机构等,并按要求设置核酸采样点和采样台。截至目前,我市共拥有采样人员4885人,持证检测人员405人,多家医院可实施24小时核酸检测。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