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大厅作为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单位,属人员聚集区,流动性强、辐射面广,疫情防控难度大。
10月27日,记者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进行了实地探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张贴不久的《包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关于做好市政务大厅疫情防控的公告》。大厅门口,来办理业务的企业群众在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的引导下扫码、测体温。大厅里,保洁人员正在清洁地面、座椅扶手、电梯开关等高频接触部位。一切都在严谨的安排下有序进行着。
全力打造办事安全环境
除了门口张贴的纸质公告,记者还注意到,大厅里的大屏幕也在不断滚动宣传着防疫信息。公告里除了在大厅办事的防疫注意事项,还特别强调“谢绝不规范佩戴口罩的人员;健康码行程码亮码查验为红色、橙色或黄码人员;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身体有发热(体温超过37.2℃)、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人员进入大厅。”
在大厅门口,除了原有的防控人员和设备,又增加了两个通道和两个测温点。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安保人员,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有序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或者通过有效证件进行登记,避免出现人员在门口聚集的现象。
据了解,为了应对此轮疫情,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在23日、24日周末休息日紧急召开疫情防控会议,对工作人员、办事人员、大厅环境等各个环节疫情防控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为了确保安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还从内部着手,要求所有楼内工作人员每天进入大楼时都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从26日起,前14日内有过出包经历的工作人员都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进入大厅工作。
记者在大厅走访也发现,仍有一些“心大”的群众在办事过程中“不拘小节”。有的在门口扫码、测温处没有保持一米距离,有的在大厅内接打电话时把口罩拉了下来,有的戴着普通的布口罩。
针对这些问题,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综合科科长谷红梅表示,已增派工作人员在大厅门口值守,引导群众排队并保持安全距离。安保人员会随时在大厅内巡视,发现戴口罩不规范的群众会及时提醒。另外登记台也准备了一次性防护口罩,可以给没有戴防护口罩的办事群众免费提供。
畅通“不见面”办事渠道
在《包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关于做好市政务大厅疫情防控的公告》里,除了做好测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这些常规要求,记者发现还多了一条“尽量使用‘不见面’办事渠道”的建议,并且公布了政务服务大厅、发改委、工信局、公安局、住建局等19个部门的咨询电话。倡导群众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拨打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据了解,为了尽量降低“见面”办事的风险,市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递办”不见面审批,努力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离服务”。企业和群众工作时间登录“内蒙古政务服务网包头站点”、微信中搜索并关注公众号“包头市政务服务中心官网”或下载“蒙速办”APP,都可以进行网上申报、网上咨询和网上办理。确实需到现场办理的业务,大厅也可以提供电话预约、代办、绿色通道、免费邮寄到家等服务。
截至目前,我市已上线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有4.65万项,网上可办率达到了98.2%。“蒙速办”(包头子门户)已上线五险一金、健康医疗、便民查询、生活服务等各行业、各领域的10类297个高频应用,包括“12345”诉求申报、户籍业务、缴纳交通罚款和水电热费等126个可办应用和公交、教育、信用、公积金查询等171个可查应用。近期还开通了手机端护士执业证注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变更、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等10个部门的3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