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包头市信息 > 详情 返回上页
石榴结籽心相连 ——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综述
发布日期:2021-11-12 09:42  发布单位:信息督查室  来源:包头日报   点击量:286   [字体: ]  打印保存 


秋收冬藏,瑞雪霏霏。鹿城大地,丰盛祥和。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回顾了过去五年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擘画了未来五年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

这是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成果,这是全市人民共同享有的荣光。

近年来,包头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全市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阴山南麓、黄河之滨绘就了一幅幅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

根本保障——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准确把握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

2021年度,我市严格落实自治区党委要求,在对旗县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整为一级考核指标,分值比例由3%提高到15%。

绩效考核是引领工作的“风向标”、实现目标任务的“助推器”、干部从政行为的“指挥棒”。考核内容侧重哪些,执行就会倾向朝哪里使劲用力;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用好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树立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新导向”,是我市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缩影。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近年来,市委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市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采取正反向测评、深入谈话等方式深入考察识别,选出来用起来一大批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领导干部。

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最直观的感受来自身边的党员、干部,来自常打交道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我市深入推进“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全面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和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全力抓好“最强党支部”建设,努力让每个党支部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一纲举而万目张。在市委的坚强领导、高位推动、系统谋划下,我市民族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进。

人心归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牢牢夯实民族团结的根脉

近日,由包头师范学院创作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双翼神马》在鄂尔多斯大剧院上演,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为贡献文化战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力量,我市文化战线创作的漫瀚剧《都贵玛》、歌剧《双翼神马》、大型舞台音乐剧《草原曙光》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表现视角,诠释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共同抗战、合力建设包头的几段历史故事,在全区和全市各族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祖国妈妈,您是蓝蓝的天空,我们是展翅高飞的小鸟;祖国妈妈,您是广阔的海洋,我们是海中欢快的鱼群;祖国妈妈,您是富饶丰美的草原,我们是幸福顽皮的小羊……”国庆节前夕,位于稀土高新区的凡尔赛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用诗歌朗诵的形式向祖国母亲真情表白。园长老师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小朋友心中生根。

又一个周末,位于土右旗境内的美岱召迎来了各族游客。这座召庙是内蒙古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城堡式古建筑群,是内蒙古境内汉藏合一、城寺合一的代表,在历经480年的风雨侵蚀后严重受损。我市积极申报,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启动实施了美岱召大雄宝殿和琉璃殿修缮工程。如今,这一象征着民族团结文化瑰宝重回各族群众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在包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包头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的责任分工》。

在包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润物无声——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级各类培训班、干部讲堂、网络培训3422期;扎实做好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面向全社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850余场,全市800个电子显示屏实时滚动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短视频。

在包头,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载体丰富——创作推出纪录片《草原追梦》、微电影《国境无声》、漫瀚剧《都贵玛》等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民族团结的文艺作品;积极推动美岱召城墙、希日朝鲁庙、龙泉寺修缮工程施工建设;尊重、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被有机结合起来。

在包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51个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让各族儿女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认同。

利益与共——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匀速舀起,拂扬,经过4小时熬煮的鲜牛奶冒出了丰富的泡沫。静置几小时后,醇厚的奶皮子就做好了。

“现在每天500斤奶子全做成奶制品都不够卖。”站在自家的奶食品制作车间里,达茂旗明安镇呼格吉乐图嘎查牧民娜仁其木格一边忙碌着,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牧民娜仁其木格跟随全国各族贫困群众一道,实现了脱贫梦。

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没有少数民族群众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市人民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谋定思路、奋力攻坚,各项事业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奋起直追,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速“五个全区第一”,表现出招商引资成效大、项目推进快、投资机构优、企业效益好、发展潜力足五个特点。

攻坚克难,环境改善取得新成效——

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改善幅度位居第一,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提高至18.3%、36.6%,改造老旧小区1490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794.5万平方米。

人民至上,民生福祉迎来新飞跃——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1779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贫县固阳县摘帽。城镇新增就业21.9万人,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全区前列。

兴边富民,边境面貌展现新变化——

“十三五”以来为边境旗县达茂旗建成文化旅游、民族手工坊等集体经济产业项目152个,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安排项目914项,培育和壮大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极大地促进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改善。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随着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我市民族团结、各民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守望相助——促进各民族更加频繁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并肩奋斗的强大合力

9月24日,经过基层推荐、严格筛选、考评审核,包头市首批30个“红石榴家园”试点新鲜出炉。

被授予“红石榴家园”的社区,将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台,积极吸纳各族热心居民,组建党员带头、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将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民族政策咨询等作为常态化服务内容,共同绘就一幅“鹿城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画卷。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为此,包头市将着力点放在社区,积极推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根据群众需求,设立各类文化活动场所,使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到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将社区打造成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温馨家园。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促进各民族更加频繁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既要有用得好的平台,更要有跟得上的服务。

包头市不断认真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组建了由1200多名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建立了城市民族工作“6表4册”台账,准确掌握少数民族生活工作情况、人口流动情况,及时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各项服务。

又到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青山区青山路街道自一社区里,各族群众欢聚一堂,以诗画为媒,开展“共植石榴树 绽放团结花”书画联谊会。而每逢蒙古族传统节日,牧民齐·前德门也会邀请汉族朋友到家中做客,互诉衷肠。

水乳交融、血浓于水。一幅幅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生动画面在包头各地深情上演。

“建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是我市‘十四五’和面向二〇三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包头篇章。”

9月29日,圆满闭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标定了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的目标。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

建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是全市各族群众共同的梦想,归根到底要靠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来实现。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共同奔赴更加光明美好的明天!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