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繁忙的建筑工地和生产车间,随时能感受到严格的防疫措施……连日来,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在抓好疫情精准防控的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用团结和努力为2021年奉献最精彩的答卷。
这份尚未完成的答卷已足够振奋人心——
前三季度,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28.2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税收13亿元,同比增长20.8%。特别引以为傲的是,以弘元新材料、阿特斯、晶澳等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实现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262.3%,已占园区工业总产值1/5强。其中,发展势头强劲、曾创造多个“园区第一”的弘元新材料可望再拔头筹,预计到年底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园区第一家“百亿产值企业”。
“弘元新材料三期项目在扩大单晶产能的同时,还配套了足够规模的切片生产线,这是自治区首家切片车间,是对包头光伏产业实实在在的延链之举。”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念淮自信地说。
弘元新材料三期单晶及配套切片项目再次见证了装备园区的速度和力度。项目于今年3月份启动建设,规划安装792台单晶炉和216台切片机。其中,单晶项目已于6月27日投产,现有600多台单晶炉在日夜运转;配套切片项目于10月21日投产,已投产切片设备50余台。项目全部达产后,可以安置2000~2500人就业。
眼下,一边是建筑工地、一边是生产车间,“建设、生产两不误”已成为很多入驻装备园区企业的真实写照。陈念淮说:“企业负责建设和生产,其他的前期手续和后续服务都有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我们既放心又舒心。”
受益于园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弘元三期项目快马加鞭,预计12月底全部设备就能安装完成。以商招商,在装备园区,在弘元新材料、阿特斯、晶澳等龙头企业周边,正有一批光伏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在聚集。
“今年,装备园区共实施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230亿元,其中,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新一高’项目占比达60%,全年重点项目立项、环评、国土、规划等四项手续办结率达到100%,开复工率100%。园区围绕重点产业不断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工作,现已建成投产的弘元三期切片项目,成了自治区首个规模化光伏产业链下游示范项目。”青山区委常委、副区长、装备园区党工委书记李海亮说。
有在建的重大项目,还要储备一批。今年以来,园区围绕装备制造、现代能源、新型材料、应急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至目前共签约24个项目,总投资236.7亿元。大为新材料、晶源、栢特碳碳复合材料、华钺工程机械、云储能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投产。
装备园区在紧盯项目履约率、建成率、投产率,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时,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多措并举、精准做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园区342户企业的全覆盖排查工作,重点人员全部按照疫情指挥部要求做好管控;将园区企业划分为四个网格,园区干部职工全部下沉到企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指导企业落实防疫要求,确保防疫工作无死角、无遗漏;严格落实企业信息登记、货物查验、消毒防护等各项工作,做到人员、货物、车辆同防。
果敢、勇毅,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前行的步伐依旧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