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包头市信息 > 详情 返回上页
市财政局 精筹善治谋改革 润政惟民促发展 以积极财政政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1-12-17 10:27  发布单位:信息督查室  来源:包头日报   点击量:477   [字体: ]  打印保存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财政局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围绕全市大局,聚焦民生福祉,校准工作方向,提升工作质量,精筹善治谋改革,润政惟民促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满意答卷。

一是当好“管家”,千方百计做大收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26.4亿元、兑现涉企优惠政策1.03亿元,让企业切实享受改革红利,为企业减负松绑增活力,企业效益大幅增长,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48.2亿元,同比增加20.9亿元,增长16.4%,预计全年可实现158亿元,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目标。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160亿元,同口径增加19.7亿元,增长14%,争取新增债券32.6亿元,有效弥补了财力不足的短板。累计完成支出300.7亿元,兜牢“三保”底线,兜住国家、自治区和全市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民生之需,有效发挥了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

二是分好“蛋糕”,全力以赴改善民生。截至11月底,累计支付民生支出176.9亿元,同口径增加19.1亿元,增长12.1%,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其中,社保就业最用心。社保支出46.4亿元,企业养老保险人均达到3094元/月,连续17年提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540元和7044元、特困人员补助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0340元和10600元,均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就业支出3.4亿元,稳就业成效明显。发放创业贷款5.2亿元,1379人成功创业,并带动就业7036人,成效名列自治区之首。此外,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政府惠民补贴14.9亿元,直接惠及群众175万人次。学生教育最上心。投入46亿元,支持新建社区学校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投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和“双减”课后服务补助等,同比增加3.1亿元,占民生支出26%,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百姓健康最关心。投入抗疫资金3.8亿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全民疫苗接种。投入资金6.1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80元,116万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报销得到足额保障。投入125万元,首次为全市农牧民购买政府救助保险,筑起全民健康安全网和防火墙。群众住房最精心。发放公租房补贴563万元,为1584户困难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落实933名大学生集聚计划房补7036万元,用“暖心屋”引来凤凰、留住人才。投入资金4.2亿元, 让老旧小区美丽蜕变,4.9万户居民生活更加舒心。筹集城市建设管理资金6.2亿元,实施管网改造、绿化美化、垃圾分类、公厕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为文明城市创建添彩献力。

三是谋好“发展”,竭尽全力保障重点。牵头制定《包头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引导产业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统筹资金26.5亿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安排“四个基地”建设资金7.2亿元,支持工业园区提功能、稀土产业提效能、品牌农业提动能;安排“两个中心”建设资金14.3亿元,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助力人才引进、驱动科技创新;安排“一个高地”建设资金5亿元,支持京包高铁运营、民用航空发展、城市形象宣传;安排“山北地区发展”专项资金11.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四是搞好“服务”,持续赋能实体经济。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支出标准化,杜绝无预算支出。组建政府投资基金,通过“四两拨千斤”,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赋能。全区首推有奖发票消费活动,带动近17万群众参与,累计派发奖金773万元,拉动消费1.67亿元,并压茬启动了消费券派发活动,预计拉动消费3000多万元。同时,投入资金500万元,支持发放10万张惠民游门票和开展减免门票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电子票据,以及政府采购“全区一张网”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改革,全力打造阳光财政、法治财政、服务财政。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