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上午9时,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第三场如约开启。市政府部门述职热度不减,多个涉及民生领域部门报告“干货”满满、温情四溢。
站在跨入2022年的节点门槛上,这场收尾的述职报告会一头载着硕果累累的过往,一头通向催人奋进的未来。
政声,民声,齐发声,声声向好;大事,小事,民生事,事事皆为。各方深度交织融合,正凝聚起一种奋力“奔跑”的精气神。
新赶考路上,一个政通人和的新包头正乘势而上,奋力拼争,站在全新的起点上。
政声,民声,齐发声,声声向好
时代是出卷人,政府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在第三场述职报告会上,包括农牧、教育、民政、卫生等涉及民生多个领域的12个单位负责人轮番上场,向广大市民亮出一年“成绩单”。
“全年投入5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26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近万个。116所优质校与58所薄弱校结对共建,共建率达到10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自治区最高。”
“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向社区、公园配置安装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和室外健身器材,共计2000余件。年底前又配置了第二批室外健身器材,惠及300多个居民小区,人民群众身边的健身条件更加便利。”
台上,部门负责人实事求是地报告工作,数据翔实,语言朴实,底气十足,振奋人心。
台下,市民代表有呼有应,感受着包头一年来发展的正向力量。
“这次是我第二次作为市民代表参会,非常激动,也很荣幸,这个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市民参与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在主会场参加述职评议的市民代表毕克明说,在各部门的述职报告中,他对市医疗保障局的工作印象深刻,其中提到多个民生事项令人注目。
市民代表冯瑶则一边听述职报告,一边认真做着笔记,“这次我是带着任务来的,不仅要学习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更要替基层群众发声。”
记者了解到,每场述职报告会除了100名主会场市民代表外,还有分散在十个旗县区分会场的1900名市民代表共同参与评议。另有数万名群众通过网络等收看大会直播。
在达茂旗分会场,市民代表夏卫红告诉记者,各部门述职报告内容翔实、重点突出,通过一些数据的对比,让老百姓对一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作为个体商户,我们将在持续向好的营商环境中更加努力,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在自己的家里,退休职工于秀华通过包头新闻网视频号直播观看了报告会,“述职报告会很亲民,通过聆听各部门述职报告,我深刻感受到政府各部门为民办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为他们点赞!”
大事,小事,民生事,事事皆为
活动中,市农牧局、市民政局、市体育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卫健委五个部门负责人在作完报告后,依次来到会场外的“局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
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在提问环节,民生领域始终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我市老年人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方面都享受到哪些服务?有什么变化?”“全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情况如何?”……
面对记者的连续发问,各部门负责人都条理清晰地对大小民生事项予以详细解答。
“目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已经建成191个,覆盖率达到了69%,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一、二、三剂次接种近450万剂次,超220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一年来,各部门聚力民生实事好事,让民生更有温度。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面对群众的评议,我们的工作动力和压力是双向的,一年比一年厚重,一年比一年效果突出。”带着这份责任,市民政局副局长任志刚跟其他部门述职的负责人一样认真准备,数易其稿,最终把市民最关心的工作摆出来,接受市民的评议。
“一年来,老百姓提出了好多意见建议,我们也全部纳入到整体工作方案中,进行整改和提高。”市农牧局局长范明师说。
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个个民生项目相继落地,政通人和的新包头正用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铺陈温暖底色,书写着一份高质量“民生答卷”,在全新的奋进路上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