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扎实推动空间规划、土地、矿产、测绘、确权登记等各项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然资源领域十件大事令人瞩目。
1.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科学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了生态保护空间、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城镇开发空间等全域国土空间要素管控。规划构筑了“两屏一带一轴”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两带两轴,三心多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布局。
2.不动产登记提速提质
实现了查解封、预告登记等即来即办、立等可取,抵押登记1日办结,一般登记2日办结,净地业务5日办结;实现“同城通办”、呼包鄂乌不涉税不动产登记“四城通办”。“个人存量商品房买卖”不动产登记核税、缴税业务实现网上办理,青山区万科中央公园项目首开“房地同交”。
3.产权遗留项目集中办证基本完成
主城区431个住宅项目、50个工业及其他项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全部办理完毕,23.55万户居民拿到了不动产证。
4.土地要素保障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精细化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全年104批次(单选)项目获批用地1617公顷,有效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优化流程推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推行“容缺受理”审批模式、政府投资类项目“告知承诺制”、工业项目方案审查“承诺办理”、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等改革措施,重大项目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715个重大项目规划、土地手续全部办结。
5.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全面收官
我市国土资源“家底”全面查清,汇集了53.6万个调查图斑,查实了全市各旗县区国土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建成了市县两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及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了“三调”成果综合分析应用。
6.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任务扎实完成
完成4个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申报,争取中央财政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5432万元,完成11.02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任务。完成4家绿色矿山审查公示上报,建成绿色矿山3家。
7.耕地保护目标任务高标准完成
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用地问题,采取硬措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全面查清存量、有效遏制增量。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足阶段性成果完成上报,最新统计时点全市耕地面积高于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
8.包头2000相对独立坐标系统正式启用,“天地图·包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运行
正式启用包头2000相对独立坐标系统,我市形成统一使用唯一合法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新局面。“天地图·包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中心城区680平方公里1:1000地形图数据完成在线更新,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9.沿黄区域城市设计形成初步成果
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聘请院士团队开展《包头市中心城区沿黄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将山、水、城有机融合,打造生态最优、发展最好的黄河几字弯拥河特色城市,建设包头市生态、城市、景观、文化、产业相融合的沿黄城市带。
10.煤炭领域、矿产资源领域专项整治持续推进
深入开展煤炭资源领域深化治理阶段问题整治,424个问题整治完成率96.7%;持续开展矿产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158个问题整治完成率96.84%,全市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