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包头市成功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后,市科协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专家“联姻”,以科技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搭平台 营造企业创新生态
目前,市科协共推动194家企业、高校院所,739位专家入驻“科创中国”科技创新融通平台,发布科技需求157项,科技成果68项,成功对接33项。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12家全国学会建立协同合作,成立学会服务站7个,产学研协同组织3家。联合学会开展创新方法、技术经理人线上线下培训21场5000余人次。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我市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转化对接榜单前十强。
近日,市科协、昆都仑区人民政府、浙江赛创未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建设赛创未来(包头)国际人才科创中心,将围绕包头市产业发展定位,打造集人才引进、项目孵化、协同创新为一体的国际化、高端化创新创业综合平台。形成以“科创+产业”为引领,构建“以赛引才、资本助力、深度孵化、落地服务、产融赋能”的创新创业全生态链服务体系。
此外,我市还举办了“科技智领未来——西安交通大学专场”校企通大讲堂活动。通过校企通大讲堂,搭建高校专家教授向企业分享先进技术、前沿趋势和技术创新成果的平台,有效促进校企对接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建组织 织密服务企业网络
近年来,市科协致力于推动企业科协建设,印发了《包头市基层科协组织成立(换届)选举指导手册》,先后召开了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基层科协组织示范点建设工作部署会,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推进行动、园区科协全覆盖行动,实现企业科协在工业园区、大型国企全覆盖,切实扩大企业科协有效覆盖率,织密企业科协组织网络,强化企业服务辐射力,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联系 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通过梳理全市数百家工业园区、高新企业、科技型企业名单,市科协印发了《包头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学会、基层科协组织实施方案》,并召开培训会,推动科协干部深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及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开展走访调研、提供需求对接和服务指导,送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送资源上门。形成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常态化组织建设和联系服务机制。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为企业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聚智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