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慧昆都仑

智慧昆都仑

请用手机
扫码访问

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招商引资 > 详情 返回上页
通威股份拟在包头昆都仑区投80亿再建五万吨高纯晶硅新能源项目
发布日期:2017-08-11 09:35  发布单位:昆区政府管理员  来源:昆区政府网   点击量:1943   [字体: ]  打印保存 

  8月9日晚,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投资协议书》,在包头市昆都仑区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主要从事高纯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配套业务等,该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80亿元,将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约40亿元。一期2.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于2017年9月30日前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投产;二期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推进。该项目以通威股份下属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祥股份)在包头市注册或收购的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作为本次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的投资主体。
       
       再建五万吨晶硅产能

  通威股份称,本项目的实施是公司实现 "世界级清洁能源企业" 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布局。公告表示,本项目建成投产后,连同四川乐山已建成的年产2万吨和在建5万吨项目,公司晶硅产能规模将达到年产12万吨,有可能超过多晶硅产能目前排名全球第一的保利协鑫。结合公司在晶硅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本效率、综合管理、市场渠道等各方面优势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公司在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该项目将分期实施,不会对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构成重大影响。根据券商测算,按照目前的行情,一期2.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年。

  华泰电新团队发布的调研报告称,目前,多晶硅进口替代趋势已经确立,而加速这一过程的主要驱动则在于新增产能与成本优势两大因素上。一方面,2016年我国多晶硅自给率仅为56%,国内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如想进一步提升自给率新增产能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与进口硅料相比,更低的生产成本将使国内企业在销售环节更加具备竞争力,同时确保新增产能的消纳。公司现有产能生产成本已经低于6万元/吨,由于新产线初始投资成本更低、且在电价方面也有所降低,预计新产线投产后公司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饲料+光伏" 两大主业协同发展

  目前,通威股份已形成了 "饲料+光伏" 两大主业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

  纵观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环节是国内产能最缺失的,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通威股份多晶硅成本优势显著,目前生产成本已经降至6万元/吨以下,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后续产线投产后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多晶硅行业整体供需稳定,预计未来两年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降,该公司盈利能力将维持高位。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公司多晶硅扩产步伐提速,以及2018年底产能释放的提速,2019年净利润预测至30.03亿元(上调11.4%)。预计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水平分别为16.11亿元、20.53亿元和30.03亿元,每股盈利分别为0.41元、0.53元和0.77元(上调11.4%),对应PE分别为18倍、14倍和10倍。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