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自治区、包头市相关政策精神,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依据昆区政府《加快建设全市一流人民满意现代教育的实施意见》《昆都仑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经研究决定,自2020年8月起,启动“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工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自治区、包头市、昆区四级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包头市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统筹落实市、区两级《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以进一步提升昆都仑区教育领军人才立德树人能力和辐射示范水平为目标,培养、造就一支专家型名教师队伍,为办“全市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打造昆都仑区教育新名片。从2020年起,利用2年的时间,分两期培养50名昆区本土具有崇高的教育情怀、极强的立德树人能力和极高的辐射示范水平的专家型名教师,组建工作室,引领、带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形成昆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经验,为构建昆区“体系完备、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人才保障和资源支撑。
三、培养周期
一年为一个培养周期。
第一期:2020年8月—2021年8月
第二期:2021年8月—2022年8月
四、培养对象
在昆区教育系统在岗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自治区学科带头人、自治区教学能手、包头市名教师、包头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已公示)及在本学科领域立德树人能力突出、做出一定贡献的一线教师范围内,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遴选确定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对象。
五、培养原则
坚持理论研修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导师引领与个人研修相结合、脱产学习与岗位研修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实境、实证、实战的体验式培养,使个人发展与示范引领同步,促进培养对象发展成为专家型名教师。
六、培养方式
昆区教育局与上海教科院合作,联合实施 “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工程。
(一)委托培养
上海教科院负责基于项目目标任务,采用集中脱产研修、国际国内观摩、创设实境演练、举办学术沙龙、开设专题讲座、影子教师等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多元化培养。遵循上海名师培养轨迹,成立《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以结果为导向,围绕专家型名教师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制定具体的《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研修实施方案》;实行导师制,以凝练“我的教学主张”为抓手,通过卓有成效的研磨和培育,使每一个学员反思、总结、提炼和表达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全程关注和发挥培养对象的示范辐射作用,指导培养对象组建、开展工作室工作;引领申报并完成国家级课题。做好培养过程管理与指导工作,定期汇报情况,接受检查监管,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培养任务。
(二)自主培养
昆区教育局基于项目实施成效,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在岗行动研究、示范引领带教、主题式工作室研修、持续跟踪诊断、实战训练提升、举办教育论坛、研修成果推广等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体验式培养。做好项目规划与统筹、政策制定与执行、对象遴选与使用、过程管理与监督、结果考核与认定、成果总结与推广等工作。
七、培养过程
(一) 准备阶段(2020年6月—8月)
1.2020年6月—7月,昆区教育局安排教师培训中心完成与上海教科院相关合作事宜的洽谈对接工作;组织完成《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对象遴选及管理、考核办法》及《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对象工作室组建办法》的拟定工作;组织完成《昆都仑区专家型教师培养工程》首期培养对象的遴选及工作室组建工作。
2. 2020年8月,昆区教育局组织召开《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工程启动仪式,并与上海教科院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培养对象进入培养过程。
(二)实施阶段(2020年8月—2021年6月)
根据专家型名教师培养规律及任务要求,首期培养任务分五个阶段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2020年8月,在反思中明确发展方向。
昆区教育局通过“教育思想及理论、专业素养及能力、教学研究与创新”等维度的摸底前测,组织培养对象进行自我诊断,并将结果提交上海教科院;上海教科院基于诊断结果完善培训方案;培养对象依据目标任务,草拟个人一年发展规划及工作室计划,初步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2020年9月,在研修中认识教学主张。
2020年9月,昆区教育局组织培养对象赴上海进行第一次7天集中培训。上海教科院负责围绕“教学主张”、“教育视野”、“教育科研”等主题设 置培训课程及观摩、交流活动,组织第一次学术沙龙,主题待定。昆区教师培训心负责带队组织管理。
第三阶段: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行动中凝练教学主张。
1.2020年10月,昆区教育局组织培养对象以名师工作室为阵地,分享上海研修观摩感受,交流个人成长经验及认识主张的价值和意义;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工作室一年行动计划”及“课题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
2.2020年11月—12月,昆区教育局组织培养对象观察、研究教育名家及同伴的教学主张,在导师的指导下初步提出个人的教学主张,撰写践行主张的案例;围绕“教得巧妙”和“教得有效”开展工作室活动,进行课题研究。
3.2021年1月—2月,昆区教育局组织培养对象在岗自主研修,修正、完善个人的教学主张,完成相关研修任务。
第四阶段:2021年3月,在实践中反思教学主张。
2021年3月:昆区教育局组织培养对象赴上海进行第二次7天集中培训。上海教科院负责围绕“教育哲学、课程原理、中外教育思想史及个人品牌传播”等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与观摩、交流活动;组织第二次学术沙龙;组织培养对象代表展示初步提炼的教学主张,由导师团队现场诊断、指导,引领培养对象理性追问、反思、研磨。昆区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带队组织管理。
第五阶段:2021年4月—2021年6月,在展示中升华教学主张。
1.2021年4月—5月,昆区教育局组织培养对象继续开展系列示范带教活动。以名师讲堂、主题研讨等形式,展示相对成熟的教学主张,激发工作室成员形成个人教育教学观;完成一节践行个人教学主张的示范课,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工作室成员进入名师课堂跟岗学习,使学科特色与教学主张融为一体;带领工作室成员总结“教得巧妙”“教得有效”的经验,进一步展开对“教出美感”“教出个性”的探索;开展课题研究阶段性交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2. 2021年6月,上海教科院专家团队赴昆区教育局,联合举办教育论坛;针对研修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开设专题讲座;昆区教育局组织培养对象开展“我的教学主张”个人阐释、“我和我的工作室”经验交流及工作室成员成长心得分享等活动。在活动中考察培养对象学习成果的转化水平,成绩作为综合考核的一部分。
(三)考核认定阶段(2021年7月—8月)
1.昆区教育局与上海教科院联合组织专家组,依据《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对象管理考核办法》,从“明确的教学主张”及“较高的辐射水平”两个维度出发,以“是否促进学生及学校发展变化”为原则,采取自评与所教学生、所在单位、培训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全面综合考核。考核合格者被认定为“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并颁发证书,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2.培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个人在培养期内若违反师德规范要求,或在申报推荐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将取消其培养对象资格;因工作变动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有关培养活动或无法完成学习培训任务的,将停止对其的培养。
八、预期成果
1.打造昆都仑区高水平名师队伍,培养产生50位昆区本土专家型名教师,带动全区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2.形成“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经验,完善“昆都仑区梯级教师培养资源包”。
3.开展行动研究,申报国家级名教师培养科研课题,争取填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成果评选“国家级奖项”的空白。课题名称为《专家型名教师的培养路径——以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为例》。
4.出版成果文集《实践的声音》,详实记录“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成长的轨迹。集结成册《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教学主张集》、《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引领示范经验漫谈》、《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精品课例集》、《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教育故事集》等,从不同视角勾勒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的教育画像。
九、组织管理
成立“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对象审定、项目评审、运行实施、管理监督、考核评估、培养对象的管理与使用等工作。
组 长:郝云山 昆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孟庆春 昆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石文明 昆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彩霞 昆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纪委监委派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赵晓文 昆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工作督导员
成 员:张国斌 昆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李 兵 昆区教育局计划财务股负责人
黄 娜 昆区教育局师资股副股长
高全珍 昆区教育局学前教育股副股长
班俊英 昆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朱天鹰 昆区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
杜俊岭 昆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昆区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由朱天鹰同志兼任。
十、经费保障
昆区教育局将“昆都仑区专家型名教师培养工程”纳入昆都仑区教师培训整体规划体系,从教师培训经费中拨付专项经费,用于相关费用的支出。培养对象参加各种学习、研修和开展相关活动所需差旅费等费用,由所在学校提供配套资金。
昆区教育局
202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