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作为地标性建筑中的突出代表,长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长城曾是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历朝历代均修筑了长城,修建目的由诸侯国间的互相防御,转变为保护农耕地区,调整农耕政权与游牧势力之间的社会经济秩序...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作为地标性建筑中的突出代表,长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时长01:00
▲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预告片。(视频来源:央视网)
长城之“长”:体量长和历史长
长城的价值,与解决人类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息息相关
在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三大基本问题:生死存亡、构建文明发展秩序、文明发展和延续。
修建长城不是为打仗,而是为了不打仗
说到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攻打和戍守坚固的城墙,是永不散去的烽火硝烟。其实严格地讲,长城沿线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没有打过仗,即便是打过仗的地方,绝大部分时间也是不打仗的。长城是预防战争的手段。
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
长城历史悠久,延绵万里,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进程。长城文化保留在各个时代的记忆、话语和行动中,是长城区域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先民共同创造并为后人世代继承发展的文化。
(原文于2021年1月8日刊发在《中国民族报》,内容有删减。作者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燕山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