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分布在天山南北的近万处历史文化遗存-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漫长的岁月里,分布在天山南北广袤大地上的近万处历史文化遗存,充分展现了古代新疆同中原及祖国其他地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是底蕴深厚、生命力强大的中华文明标识。本文约4200 字阅读需要11 min史前时期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与我国其他地区百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历史相比...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漫长的岁月里,分布在天山南北广袤大地上的近万处历史文化遗存,充分展现了古代新疆同中原及祖国其他地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是底蕴深厚、生命力强大的中华文明标识。
本文约 4200 字
史前时期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
与我国其他地区百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历史相比,新疆已知的遗存较少,时代也较晚。目前考古发现新疆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是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存——通天洞遗址,年代距今4.5万年之前。大量勒瓦娄哇技术生产的石制品,证实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该区域即是欧亚大陆东西方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节点。
▲拉甫却克古城遗址墓地出土的“上方作竟”龙虎纹镜(背面)。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文化认同
公元前60年,汉王朝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标志着新疆地区已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罗布泊、塔里木盆地周沿,还曾发现有彩绘木棺。随葬品也日益丰富,不少高等级墓葬中常随葬有铜镜、丝织品等直接来自中原的物品。魏晋以后,在哈密拉甫却克,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交河沟西,楼兰、库车以及焉耆等地区发现了大量采用汉式墓葬形制的洞室墓、砖室墓和斜坡墓道墓。丧葬形式的变化,充分说明当时西域居民对中原文化认同的不断加深。
宗教文化的多元共生与交流互鉴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