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只是推动了经济发展吗?-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商品的流通使中原与边疆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进而增进了文化认同。可以说,从榷场到马市,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原与边疆的经济交流,也是中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融以及蕴含在经济交融背后的文化交融。本文约3000 字阅读需要8 min互市是古代中央王朝与周边地方政权之间一种重要的经济贸易形式。...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商品的流通使中原与边疆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进而增进了文化认同。可以说,从榷场到马市,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原与边疆的经济交流,也是中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融以及蕴含在经济交融背后的文化交融。
阅读需要 8 min
互市是古代中央王朝与周边地方政权之间一种重要的经济贸易形式。宋朝时期的榷场和明朝时期的马市,都是互市的具体形式。
宋代的榷场
榷场最初设立于宋、辽政权之间的边境地带,此后逐渐成为宋、辽、金、西夏各政权在边境地带所设的互市场所。“榷”意为专卖、专利,“场”则是指场地、场所。榷场贸易历时三百多年,是这一时期隶属于不同政权的地区之间开展经济交流的重要形式。
▲内蒙古博物院中的“澶渊之盟”场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榷场和榷场贸易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多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榷场贸易中交换的生产生活资料,弥补了双方物资方面的不足。其次,榷场贸易是友好的象征,它的存在是以休战为基础的,有利于维护不同政权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三,榷场贸易加深了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文化交融,为再次实现“大一统”积累了力量。
明代的马市
马市是明朝与边疆地区互市的固定场所,以交换或买卖马匹为主。明朝时期的马市主要有两处,一处是设置于辽东地区的辽东马市(今辽宁抚顺和开原),另一处是设置于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大同(今山西大同)地区的宣大马市。
▲得胜堡是明代北方军事防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规模较大的马市。图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的得胜口古堡群。(图片来源:大同市政府网站)
辽东马市在明朝诸多马市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政治层面,明朝政府希望借助东北地区女真人的势力,压制北迁到蒙古高原的北元后裔和其他蒙古诸部。在经济层面,辽东马市贸易密切了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关系,构成了沟通蒙古、女真、朝鲜的贸易圈,这也是辽东马市与其他马市的显著区别。
▲马市上热闹非凡、交易活跃,良驹骏马随处可见。(图片来源:铁岭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