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学习时报》撰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民族工作力量-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民族工作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继续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遵...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民族工作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继续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民族工作领域不断深化“两个结合”,强化“六个必须坚持”,凸显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与民族工作的内在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民族工作力量。
从“两个结合”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民族工作领域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
从“六个必须坚持”深刻认识和把握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立场观点方法
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族工作的时代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这五个方面的特色也蕴含了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要求。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仅少数民族人口就有1.25亿,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因此,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才能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思想基础。我们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建立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合理照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坚决纠正针对任何特定民族身份的歧视性行为。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同舟共济、携手共进。我们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既要抓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抓精神家园建设。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优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把民族地区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要将民族地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断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态文明”篇章。
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国际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国内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团结、联合的思想。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借鉴。
总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道理学理哲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