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那场流动盛宴的参加者都有谁?-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四,东晋会稽内史王羲之从宿醉中醒来。微凉晨风吹起他案上写满字的蚕茧纸一角,许是搁笔匆忙,鼠须笔尖的墨迹已经干结。昨日的豪饮和药石让他仍有些失神,定睛复看酣畅时写下的新作,却惊艳了自己。他喝下一碗醒酒汤,想要再提笔修缮誊写一番,却无论如何也得不了“微醉之...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四,东晋会稽内史王羲之从宿醉中醒来。微凉晨风吹起他案上写满字的蚕茧纸一角,许是搁笔匆忙,鼠须笔尖的墨迹已经干结。昨日的豪饮和药石让他仍有些失神,定睛复看酣畅时写下的新作,却惊艳了自己。他喝下一碗醒酒汤,想要再提笔修缮誊写一番,却无论如何也得不了“微醉之中,振笔直遂”的神韵。大书法家只当这是一次无法复刻的“情之所至”,却不料凭此唱响了千年书坛文苑。王羲之循例在起首写下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也随之让这一年出挑于史林,为后世提供了经久不衰的话题。而这一切的发生,都要从他在“暮春之初”,借“修禊事也”组织的一场文人酒局讲起……
作为这场酒局的组织者,王羲之要准备的不外乎是择期、择址、择人。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达成的共识,“上巳节”由此应运而生。在干支纪日法中,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节”的风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这是一种在女巫主持下举行的沐浴洁身、驱除灾病的祭祀仪式。“祓,除恶祭也。”(《说文解字》)在春和景明、涤旧荡新的美好寓意下,这种官方的祭祀活动也逐渐演变为民间自发庆祝的节日。
昔有金谷,今看兰亭
两晋之际,文人活动数量众多,由此催生一雅集“典型”。西晋元康六年(296年),石崇在自己洛阳的别墅金谷园中,举行文人雅集,参加此次活动的皆为当下名流士绅、文学巨贾,贾谧、潘安、陆机、刘琨等24人自此被时人称为“金谷二十四友”。此次金谷雅集的由头,在于彼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欲从洛阳去往长安,石崇牵头召集众人在金谷园为其设宴饯行。按传统,所有宾客“逐个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席上所得作品被辑录为《金谷集》,石崇亲作《金谷诗序》。后世评论者对金谷二十四友为“文人聚会”颇有微词,概因其成员多攀附贾谧(西晋权臣贾充嗣孙,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外甥)。除去这些不谈,仅从雅集本身来讲,金谷种种无疑为王羲之组兰亭会提供了最可行的操作范本。
谁是王右军的座上宾
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司徒谢安、司徒左西属谢万、右司马孙绰、行参军徐丰之、前余姚令孙统、前永兴令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陈郡袁峤之,11人成四言、五言诗各一首;散骑常侍郗昙、前参军王丰之、前上虞令华茂、颍川庾友、镇军司马虞说、郡功曹魏滂、郡五官佐谢绎、颍川庾蕴、前中军参军孙嗣、行参军曹茂之、徐州西平曹华(平)、荥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15人各成诗一首;侍郎谢瑰、镇国大将军掾卞迪、行参军事印丘髦、王献之、行参军羊模、参军孔炽、参军刘密、山阴令虞谷、府功曹劳夷、府主簿后绵、前长岑令华耆、前余姚令谢藤、府主簿任儗、任城吕系、任城吕本、彭城曹礼,此16人诗不成,罚三觥。
《兰亭修褉图》卷,明,沈时,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186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图将兰亭山水纳入其中,众人列坐曲水旁,神形乃至衣纹都刻画得十分精细。
文章千古好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4月上,原标题为《群贤毕至,一觞一咏 永和九年:那场名垂青史的流动盛宴》,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