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第一课,当为艺术课!(上)-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本文约2000 字阅读需要5min开学的第一课到底该讲些什么?恐怕是每一位老师心头的大难题。其实几千年来,中国古人早就给出了我们答案。中国文化,非常重视礼乐教育,可以说这是古人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礼教是伦理教育,乐教是艺术教育,后者使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出一种追求艺术境界的精神。中国...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阅读需要 5 min
开学的第一课到底该讲些什么?恐怕是每一位老师心头的大难题。其实几千年来,中国古人早就给出了我们答案。
中国艺术注重表意,讲究体悟,要求艺术家从事艺术时应向天道学习,认识每种具体事物的本性,建立起道德自觉,增益人生智慧,这一点深刻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在今天仍然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
由艺入道
艺术精神所包含的意义比一般的艺术教育或艺术种类宽泛得多,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越了具体艺术的一种精神。如果认为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充满艺术精神的文化,这种认识就不够全面。
显然,在中国文化中,音乐绝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欲望,而是引导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情操,使人们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形式固然重要,但只停留在外在,根本不是乐的本质。孔子也有此类思想,《论语》记载:“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真正的乐教,或者说艺术的精神,是通过外在形式寻求人生最高境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音乐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德行,而艺事是其次的。提升人生境界需要由艺入道,同时要用“道”来统摄“艺”。
艺以载道
任何艺术都不是孤立的,它不仅是艺术家个人主体意识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境界表达,每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应贯彻这种精神。可以说,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竹林七贤》,清代杨柳青年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