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机:如何通过文物实证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古代物质文化包含了以其成就为基础所生发的“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精神内涵。,时长01:52本文约3200 字阅读需要8 min孙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物专家、考古学家。他认为,博物馆是文物的殿堂,而文物是人类文化成就物化的见证。古代物质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折射着中...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古代物质文化包含了以其成就为基础所生发的“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精神内涵。
本文约 3200 字
阅读需要 8 min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道中华”以此为题将孙机先生的主要观点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01
怎样看待物质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孙机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成就,是中华文明五千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物,尤其是其中的物质文化资料,纵然多半是日用品,和重要历史事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人民生活的见证、科技水平的标尺,是其所属时代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文化的内涵很广泛,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走过的路,无数领先世界的发明成果熠熠生辉。文化自信是整部中国文化史的产物,建立在中华五千年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贬低或无视这些成果,就是从根本上对中国文化的否定。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优秀的物质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02
如何从文物中由小见大而尽精微
文博工作者是通过研究、考证文物的细节来复原历史的。孙机先生介绍,比如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我们首先要了解服饰的作用、功能是防寒御暑、保护身体等,要看到服饰的演变是随着穿着者的生活、生产的变化而发生的;同时,通过一个人身着的服饰又可以了解到他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再者,服饰的演变还能体现出中国人五千年来审美观的变迁。
▲秦铜箕量:1.全形;2.铭文;3.侧面;4.背面。
03
如何通过文物来解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史
孙机先生介绍,通过文物研究,我们发现,中华民族在遥远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共同体。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古代也有中原、边疆之分。比如,原来有这样一个比较固定的看法:长江以南在商代人看来是很遥远的地方,商朝的首都无论在朝歌还是安阳,距长江以南都很远。
这说明,中华民族在遥远的时代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共同体。各地出土的若干生活用品,如陶器造型上的差别,和共性相比较,就显得次要了。
04
如何透过文物解读东西方文化交流
孙机先生强调,我们首先要看到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是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近年来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一些先进物质文化的“原型”来自西方。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受访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