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朝人眼中的新疆:《西域闻见录》-昆都仑区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
http://wx.qlogo.cn/mmopen/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64
▲《西域闻见录·卷一》记载新疆各地历史沿革、地理形势及官兵制度、人口赋税等。(图片来源:民族文化宫图书馆)
《西域闻见录》中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有哪些?
汉语作为当今重要的交流语言,在古代对西域影响力丝毫不减。《西域闻见录》记载,“遣其俊后入我国学译业,受四子书而去。”汉文典籍《诗》《论语》成为当地的教材,在新疆地区得到广泛接纳和认可。
《西域闻见录》为何有众多版本?
▲《闻见录》作者自序。(图片来源:民族文化宫图书馆)
▲《琐谈》作者自序。(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难看出,《琐谈》版本价值高于《闻见录》。这是为什么呢?《琐谈》先问世,为作者底稿,忠实反映作者宦游异域所记录的原貌;而《闻见录》是坊间刻本,是在平定大、小和卓后,人们边疆意识觉醒,凡带有“西域”的书名在当时有很大的市场,才导致《西域闻见录》问世。至于《西域闻见录》异名版本众多的原因,与作者宦游履历密不可分。
《西域闻见录》的作者七十一究竟是何人?
《西域闻见录》中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与祖国的统一
▲《西域闻见录》中锡伯族万里戎边的记载。(图片来源:民族文化宫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