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市府东路街道阿尔丁1#社区李翠兰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组织各族党员群众代表50余人,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劳模精神的辉煌交响”为主题的参观教育和成果展示汇报活动。
首先,在自治区劳模李翠兰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以习近平总书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服务理念,以家庭文化建设为目标,开办家庭文化课堂,定期举办家庭文化讲座,通过请人讲、自己讲、评选最美家庭的方式传播良好家风理念,同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工作室日常。 李翠兰在劳模工作室为大家进行了生动的讲解。通过一面面故事墙和活动图片,生动展现了以李翠兰为代表的劳模团队多年来的辛勤耕耘与卓越成就。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她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引领社区家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家驻足观看、互相交流。党员王春莉表示:劳模精神熠熠生辉,我们以后要在生活中以榜样为镜,传承好家风,带动更多家庭向上向善,同时以实际行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社区三楼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北疆石榴情博物馆和清廉家风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与一楼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交相呼应。非遗展馆里精美的剪纸、形态各异的泥塑、皮雕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北疆石榴情博物馆丰富的展品、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传承脉络;清廉家风馆珍贵的家书手稿图片等,展示了老一辈革命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忠诚报国的家风故事和新时代普通家庭的文明新风。在非遗馆,党员们仔细欣赏着精美的非遗展品,互相交流感叹作者的精妙巧思,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见证,承载着各民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守护传承好它们,就是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博物馆,通过参观珍贵实物展陈等方式,大家系统学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深刻领会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大意义,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历史,都在诉说着民族团结的力量,让大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理解;在家风馆里,近现代革命先辈、时代先锋的红色家风故事,无一不让人感受到良好家风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民族凝聚的深远影响。党员们在一个个故事前驻足沉思,深知作为党员,不仅要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家庭中也要传承优良家风,以小家之风化育社会大风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根基。 最后,李翠兰向大家汇报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同大家进行了交流。工作室通过创新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社区发展和居民福祉提升: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家庭文化讲堂、社区文艺活动、慧心巧手工程、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和家庭和谐,营造互敬互谅、温暖和谐的氛围;通过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随时关心关注社区居民的大事小情,及时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劳模工作室自2015年成立以来,手牵手带出一批社区工作能手,为昆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通过交流互动,各族群众深入了解每一项成果背后的艰辛与智慧。大家纷纷感慨,劳模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与责任,为社会进步立下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效仿。田文军感慨发言:“今天的活动,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劳模精神让我们充满干劲,非遗文化让我们领略民族文化魅力,优良家风让我们找准修身齐家方向,历史记忆让我们铭记团结奋进力量。我们定将把这些收获融入生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下一步,李翠兰劳模工作室将不断创新,不懈追求。将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效应,搞好家庭文化建设,引导各族居民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意识,形成家家弘扬家庭美德、人人共建美好社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