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昆区赓续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血脉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见行见效
来源:昆区统战发布时间:2024-05-04 22:29点击数:38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昆区深入挖掘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资源,弘扬和继承团结奋斗优良传统,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续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为努力办好两件大事贡献昆区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昆区各级党(工)委、党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创建力量。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挂帅”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民委委员制度和民族工作三级网络机制,配齐15个街镇统战委员和110个社区(嘎查、村)民族工作助理员,夯实基层民族工作力量。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动员会、创建工作部署会、创建工作推进会,印发《昆都仑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手册》,调动统战、民委、工商联、宗教等部门单位,建立《昆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责任分工台账》,形成一对一领导干部包联机制,创建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日常调度、督导考核、跟踪问效、总结报告5项工作机制,闭环推进创建工作层层落实。

广泛凝聚共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昆区传承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基因,通过建成专题展陈馆,建设周恩来总理剪彩的“自治区不可移动红色文物”——一号高炉现场展厅,鲜活再现新中国第一个民族地区大型工业企业“诞生记”。编写红色书籍,动员包钢老同志、老干部撰写回忆录,整理出版《红色包钢印记》《红色传承——包钢共产党员的足迹》等书籍,录制专题片《红色力量》,引导各族群众更加由衷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传颂红色人物,采访年近九旬的20余名老革命、老干部,宣传光荣在党五十年光辉事迹,使各族党员干部切身感悟到“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就是党领导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缩影。建成“齐心协力建包钢”“1+7”红色文化矩阵等13个教育实践基地,在公园广场、社区设置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小品景观、文化长廊等42处,让“齐心协力建包钢”光荣传统与“四个与共”更加深入人心。
聚焦民生实事,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昆区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实施24项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新增学位2800个,组建2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嘎查村(社区)全覆盖。建成76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全市首个“民政+医院+养老”医养战略合作联盟。举办“魅力昆都仑”“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区文化馆、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成功创建自治区首个国家级“大学生实习实践就业服务基地”。关心关爱新市民,推出工会会员卡、全年免费观影、新就业职工“温暖来包路”系列活动等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打造关心关爱新市民等工会服务新品牌,让他们深切感受城市温度,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开展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方案,充分调动机关、企业、学校、街镇、社区(嘎查、村)、宗教场所等领域积极性,形成“一进一特色”,高质量推动创建工作。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物业、红石榴家园等阵地作用,开展“我帮你进行时”“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以暖心服务为各族群众创造更加完善的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全方位推进“三项计划”,打造市级创业园孵化基地20家,带动各族群众就业14042人。以“青听”为主题连续三年开展“六一微心愿”“金秋助学”“爱心筑梦”等主题活动。坚持“文旅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富农”,打造“印象乌兰计”文旅品牌,乌兰计三村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6万人。打造啤酒公园、印象乌兰计等旅游景区,以“文体旅商融合+”模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