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 】包钢共产党员的足迹 || 包钢肇始立功勋——杨维
来源:包钢集团发布时间:2023-02-27 22:50点击数:7104

微信图片_20230227225157.jpg

杨维,1912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原名王述虞,字祖尧,曾化名王栋、张福庭、李树森。曾任包钢经理,负责包钢的筹建工作。

杨维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小山子屯村(现属黑龙江省所辖)一户殷实人家。1928年,杨维考入哈尔滨特别区立的工业大学预科,次年考入北平大学俄文法学院预科。在校期间,参加学生示威和“反帝大同盟”组织。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反帝大同盟”河北省发行部部长,在保定、唐山、京东各特委建立发行工作。

1934年2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反帝委员会书记,后调任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天津市委书记。1935年4月,以“危害民国罪”政治犯身份人狱江苏反省院。1936年取保获释后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在同蒲铁路成立车站总工会和铁路工人游击队。1938-1945年间先后担任中共晋冀豫边区民运部长、太行一分区专员、太行分区专员。致力于建立各地农民工会、农会、青会等组织,带领干部和农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5年10月,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7年,任中共牡丹江省委民运部长。1948年,调任本溪煤铁公司总经理,任本溪市委常委。1951年,率东北工业部赴苏干部实习团前往乌克兰的捷任斯基钢铁厂实习。

1953年春,杨维学成回国,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副局长,负责包钢的筹建工作。他一方面具体筹划包钢建设的步骤、争取中央财经委、中共中央华北局的领导和地质部、铁道部、水力电力部、交通部、一机部和鞍钢等中央部门与兄弟企业的支援;一方面调集人员,打开局面。1953年4月末,在首次厂址选择小组未获得理想厂址的情况下,杨维同钢铁工业管理局长刘彬、副局长袁宝华等于5月中旬在包头市附近进行第二次选择厂址工作。他们同专业技术人员,带着帐篷、行李、仪器和食品,分别踏勘了鸡坪(井坪)、乱水泉(万水泉)、古城湾和磴口(东兴)4处。同年7月,他又与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包钢设计组总工程师安德列也夫和其他五人,组成第三次厂址选择小组,足迹踏遍自包头至西山咀的广大地区,先后踏勘了乌梁素海、乌拉山、公庙子、哈业胡同和宋家壕5处厂址。经过对15处厂址各种技术经济条件的分析与研究对比,以及对乌梁素海、乱水泉、宋家壕三处厂址水文、地质调查,最后选定宋家壕为包钢厂址。在参加选址工作期间,他在监狱中染上的严重皮肤病,因不能经常洗涤而恶化,大面积皮肤变色结成硬痂,只能站着工作,无法坐下。加上胃病严重,食量日减,终于病倒,但他仍硬撑着坚持工作。后趁返京汇报工作的机会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严重的肝脾症候群,脾大二指。医生决定手术治疗,杨维谢绝大夫忠告,说“我忙过这阵子再来”,就又投入到紧张又繁忙的筹建工作中去。

1953年11月,杨维参加了中共中央华北局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委员会的工作,参与了包头市城市建设规划的制订。1956年被任命为包钢公司经理,实际在1953年起就已担任这一工作,同时还是中共包钢委员会习团的副书记。1958年3月,杨维因肝脾症候群恶化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为他切除了重达十斤的脾脏。同年11月末,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业管昌举行。周恩来总理在武汉听取杨维同志关于包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步的汇报。1959年4月,杨维在肝脏仍有明显病变、尚不能正常进食的情况下返回包钢。他与包钢主管工程的领导人经常深人施工现场,及时协调设计、材料供应、设备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出现的矛盾。在他的主持下,恢复了一些不应修改的高炉重要设施。8月,1号高炉建设接近尾声,从富拉尔基运来的高炉料钟拉杆却在运输过程中撞弯,无法安装。苏联专家建议,退回生产厂重新加工,照此办理,则在国庆十周年时包钢出铁计划将被打乱。杨维不迷信外国专家,积极与冶金部联系,从西安冶金机械厂请来了一位中国工程师,在短时间内就把料钟拉杆修复了。9月26日,包钢1号1513立方米大高炉胜利出铁。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莅临包钢,亲自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叶剑英、康克清、李维汉、乌兰夫等中央领导人也来参加盛典。

在包钢的“反右倾”运动中,杨维受到迫害。1962年4月平反后,被任命为冶金工业部科技办公室主任(司局级)。1964年2月2日,杨维逝世,终年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