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化立法工作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以执法检查保障行政权力依法运行……过去的五年,我市不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奏响了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市共同谱写的恢宏乐章。
科学立法
为全面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过去的五年,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工作思路和“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社会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着力提高法规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
五年来,我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包头市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条例》,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地方性法规,开全国之先河,为我市加强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引导城镇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此外,制定出台了《包头市禁牧休牧条例》等一系列反映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需求的法律法规,不断织牢织密法治保障之网。
五年来,我市共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14件,对爱国卫生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9件法规开展了立法后评估,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了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五年来,市政协把立法协商上升到城市治理法治化的高度,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网站、微信等新媒体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各级各界对“十四五”期间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建议,选派政协委员参加市政府关于《包头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包头市养犬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包头市供热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会,市政协努力探索协商民主新渠道,为全市的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提供高质量参考。
代表履职
让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4月13日,青山区青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召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会商座谈会,人大代表们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的方式对14个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了深入商讨。最终到会代表以广大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为重点,按照“便民、惠民、利民”的原则,通过票选的方式从14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确定了“净”享生活——家门口的慰老助浴服务、“爱心红扶手”等10个项目为2021年青山区青山路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民生实事项目的确定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五年来,人大代表票决政府民生实事,已经成为我市各级人大工作的“标配”。
仅2020年,全市票决出总投资32.3亿元的458个民生实事项目并如期完成,推动更多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在我市快速落地落实。
拓宽监督渠道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人大监督是促进宪法法律实施的重要形式。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机制,增强了监督的深度广度,助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
营商环境的好坏,对经济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四个小组深入九个旗县区和稀土高新区,通过暗访、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与10个地区、25个部门、82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检查手段让检查组沉下去,让问题浮上来,着力营造敬商安商的良好发展环境。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全市食品安全、学前教育、物业管理等工作,并分别通过“三网直播”的方式进行了专题询问;制定了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工作办法、聘请监督司法工作咨询专家对任命的法官、检察官进行了履职评议,共评议市和高新区法检“两院”法官检察官42名,查阅被评议法官检察官承办或审批(签发)案件共1318件2240册……五年来,无论是民生“头等大事”还是“关键小事”,市人大常委会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情怀和温度贯彻到底。
依法治市
法治阳光照耀鹿城
五年来,全市各级法院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开展远程立案、互联网审判等线上服务。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制定《关于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出台28条措施,在提升审判质效、优化司法程序上破堵点、解难题。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引入调解机构47家、调解员333人,有效加强了诉源治理。
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营造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制定“服务经济发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出台“规范办理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指引”,与市工商联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在“包检在线”微信公众号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助力我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参与煤炭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办理涉煤领域刑事案件28件183人,审查批捕15件56人,审查起诉13件127人;开展“煤炭资源领域国有资产保护专项行动”,通过诉前建议和磋商追回国有资产2.82亿余元。
五年来,市公安局先后出台《包头市公安局政务服务事项便民利民三十条工作措施》和《包头市公安局关于服务群众、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措施》,进一步便民惠企。同时,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缉枪治爆”“命案积案攻坚”以及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各类案件整体数量大幅度下降,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和破案率“三上升”,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